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探讨

点击数:700 | 发布时间:2025-02-10 | 来源:www.lggsgl.com

    [中图分类号] R1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136-02

    免疫预防是国内预防疾病的要紧政策,免疫规划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有效预防、控制甚至消除传染病,对于提升密集人群免疫力与有关传染病的发生具备极其要紧的现实意义。自国内拓展免疫规划工作以来,国内的传染病发病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儿童免疫接种率大大提升[1],但伴随国内经济的不断进步,流动人群的比率不断增加,而流动人口儿童并没固定的居住场合,给国内的计划免疫工作增加了困难程度,现在已经成为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的重点及难题问题,致使免疫规划工作很难顺利拓展。为加大该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提升儿童免疫接种率,该研究随机选取了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期间在该社区的200名流动儿童和200名该地儿童的疫苗接种状况进行调查、剖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办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在该社区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200名与当地儿童200名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的年龄均≤7岁,200名社区流动人口儿童中,男120名,女80名;随爸爸妈妈经商100名,随爸爸妈妈打工者60名,因其他缘由来此地的有40名。当地儿童中有男生110名,女生90名。流动人口儿童与当地儿童均为健康儿童,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办法

    对200名该地儿童与200名流动人口儿童及其家庭进行免疫规划调查,第一应核对儿童的基本信息状况,包含出生年、月、日,是不是存在预防接种记录,是不是办理免疫卡证等状况,知道儿童父母对计划疫苗接种的知道程度。知道该地儿童、外来流动人口儿童“五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的单苗接种状况及全苗覆盖状况,仔细剖析、探讨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拟定有效的管理对策。

    1.3 统计办法

    使用软件SPSS18.00软件对所有查实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接种率=疫苗实质接种人数/应接种人数×100%。

    2 结果

    外来流动儿童的流动性较强,流动儿童父母对免疫计划知道率较低,基层防疫大夫服务不周等原因是影响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较低的重要原因。该地儿童的计划免疫建卡率(98%)明显高于流动儿童(30%),该地儿童的“五苗”接种覆盖率(100%)明显高于流动儿童(52%),该地儿童“五苗”单苗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该地儿童父母对计划免疫接种常识的知道率(98%)明显高于流动人口儿童(50%),见表1。

    3 讨论

    3.1 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问题

    因为流动儿童居无定所,与该地常驻儿童相比,教育、经济、文化等背景相对复杂,致使社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工作一直是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进步的瓶颈。依据该次调差研究结果,本社区流动人口儿童父母对计划免疫接种常识的知道率,流动儿童的建卡率、“五苗”接种率与“五苗”覆盖率均明显低于该地常驻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地儿童免疫接种率高出10~26个百分点,与张凤玉等[5]对流动人口儿童接种率的研究结果相似。根据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儿童免疫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1 流动儿童父母对计划免疫意识淡薄 因为大多数的流动儿童父母主要来自外省的农村或偏僻山区,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下,家庭经济情况不理想,父母平常大多数的精心都在为家庭的温饱问题而奔波,极少注意孩子的疫苗接种状况,对儿童计划免疫的常识知道不够。第二因为大多数流动儿童在异地生活,儿童父母对现居住地防疫部门对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有关规范与工作步骤并不熟知,有些流动儿童父母觉得自己长期在外打工,而且居无定所,感觉没必要建卡、接种疫苗。

    3.1.2 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 因为基层公共卫生的服务工作较繁重,免疫计划员工编制不足,加上投资经费不足,员工的待遇得不到保障,致使职员的工作积极性较低。同时部分基层计划免疫员工因为社会责任感缺少,并没常常性的进行走访知道流动人口儿童的疫苗接种状况,准时查漏补种,致使不少流动儿童未能准时建卡、建证,进而致使疫苗接种率较低。

    3.1.3 流动人口儿童自己的性质 因为流动儿童的居住时间较短,流动性较大,不少接种公告会由于频繁的流动而流失,致使基层防疫员工并不可以准时全方位的学会流动儿童的动态,很难推行长期规范的计划免疫管理机制。

    3.2 加大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

    于洋等人[6]对该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手段,经过2年多的努力,该地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已高达90%,相较罗田发等人[8]在2009年对本社区流动人口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中“五苗”接种率,高出10个百分点。经过该次对社区流动人口童儿免疫规划管理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新的领会。

    3.2.1 加大流动儿童父母的健康教育,加强宣传力度 正确的思想是规范行为的首要条件,可以按期在社区拓展计划免疫讲座,仔细解说计划免疫工作的意义及其重要程度,让父母明确计划免疫的最后受益者是儿童,解说计划免疫的接种有关常识与不好的反应的处置。同时应该加强对儿童计划免疫规划的宣传力度,以“进社区”、“进户”、“进外口办”与“进报纸”等“四进”为载体扩展免疫规划的覆盖面,进而提升流动人口父母对计划免疫常识的知道率。同时因为流动人群具备较强的联动性,免疫工作者可以借助手机短信提醒儿童父母之间相互公告,并免费为所有些适龄儿童父母免费发放预防接种公告。 3.2.2 健全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现在,不少社区对于外来流动儿童的有关信息报告仅仅包含儿童的出生年月与疫苗接种状况等内容,信息报告比较单一,致使常常出现流动儿童联系不上的现象,不便于学会流动儿童的动向,应尽可能将流动儿童的信息报告综合化,国家政府部门应积极与卫生部门合作,依据不同区域社区外来流动儿童的状况成立有关的流动儿童管理小组,并将职责落实到居委会与当地派出所等片区管理部门,居委会与派出所应按期进行地毯式的调查方法来学会本辖区外来流动儿童的动态,并将具体状况按期进行整理、汇报,以便政府及免疫工作单位拟定当地适合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策略。同时应该不按期的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小学、婴幼儿园进行集体接种的计划免疫活动,每周指派专人深入流动儿童密集区域调查流动儿童的情况,打造健全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卡的转索和接种报告规范,尽可能防止接种的漏接情况。

    3.2.3 应加大流动人口儿童的办证管理 为了提升社区外来人口计划免疫建卡率,社区工作者应积极鼓励辖区内流动儿童父母当当地的防疫部门办理免疫规划接种卡,同时应打造完整、全方位的档案信息以便日后查阅,预防接种员工应将每名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状况打造独立的信息账户,并准时输入信息管理软件。预防接种部门应按期走访社区,向社区员工知道流动儿童接种状况,便于预防接种职员按期核实,并更新接种信息,一旦发现有漏种现象,应准时上门补种。

    3.2.4 提升接种医务职员的服务水平 接种的医务职员是最直接的实行者,第一应加大整个计划免疫队伍的专业素质、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素质,加大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多与流动儿童父母多交流、交流。对于计划免疫员工不只应需要充分学会流动儿童的动态,同时应该随时知道工作的进展,准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按期拓展上门接种、拉网式接种等多种免疫服务形式。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是国内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题,免疫规划是提升全民身体素质的要紧渠道。以该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管理以基本投射点,总结出流动儿童父母对计划免疫常识的知道率较低,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与流动人口儿童特有些性质是致使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的重要原因,应加大流动儿童父母的健康教育,加强免疫规划宣传力度,准时学会流动儿童的动态,健全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规范,努力提升基层防疫职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进而达成全方位的管理,提升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