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大家上学期间,大伙都背过各种要点吧?要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常常出题的地方。学会要点是大家提升成绩的重点!
1.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 篇一
参考系1、参考系的概念: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另外的物体。
2、对参考系的理解: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比如,肩并肩一块走的两个人,彼此就是相对静止的,而相对于路边的建筑物,他们却是运动的。
同一运动选择不一样的参考系,察看结果可能不同。比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考系,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
比较物体的运动,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2.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 篇二
牛顿第肯定律:内容:所有物体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
理解:
①它说明了所有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水平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而不是保持运动是什么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可以由实质的实验来验证。
3.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 篇三
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可以正确理解。比如:第3s末、3s时、第4s初……均为时刻;3s内、第3s、第2s至第3s内……均为时间间隔。不同: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2、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地方变化,用由初地方到末地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通常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3、运动图像的意思和应用
因为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常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意思:
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知道图象斜率的意思:
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4.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 篇四
运动图象1、x—t图象
、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地方。
、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
、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
、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5.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 篇五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用途,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用途点叫力的三要点。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点表示出来的办法叫力的图示。根据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比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成效命名的力(比如:拉力、重压、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有哪些用途成效:
①形变;
②改变运动状况。
6.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 篇六
功1.功的两个必要原因:一是用途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4.功的原理:用机械时,大家所做的功,都等于不需要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
7.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 篇七
滑动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妨碍物体相对滑动有哪些用途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重压N(≠G)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8.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 篇八
振动和波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率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一直反向}
2.单摆周期T=2π1/2{l:摆长,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
3.受迫振动频率特征: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预防和应用
5.机械波、横波、纵波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0℃:332m/s;20℃:344m/s;30℃:349m/s;
8.波发生明显衍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
10.多普勒效应:因为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致使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
9.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 篇九
电势的定义概念及概念式
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电势的单位:伏。
电势是标量。
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零电势点
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理论研究中,一般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质研究中,一般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电势具备相对性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愈加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减少快的方向。
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
10.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笔记 篇十
参考系1、参考系的概念: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另外的物体。
2、对参考系的理解: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比如,肩并肩一块走的两个人,彼此就是相对静止的,而相对于路边的建筑物,他们却是运动的。
同一运动选择不一样的参考系,察看结果可能不同。比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考系,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
比较物体的运动,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